曠達齋 錄 原創(chuàng)作者:余悅
中國國際茶文化創(chuàng)始會長王家揚先生關(guān)于《大美中國茶》"圖說"系列的序言推送后,引起了讀者對這套叢書的極大興趣?,F(xiàn)征得叢書主編余悅研究員同意,特轉(zhuǎn)發(fā)《圖說中國茶》一書。該書出版于2014年,卻寫作完成在10多年前。今天推送的是該書第二章第一節(jié)"中國茶道的軌跡",關(guān)于"宋明時期一一點茶道"的內(nèi)容。文章依次敘述:宋明時期點茶道茶藝,茶禮,茶境,修道。
點茶法約始于唐末,從五代到北宋,越來越盛行。十一世紀(jì)中葉,蔡襄著《茶錄》二篇,上篇論茶,色、香、味、藏茶、炙茶、碾茶、羅茶、候湯、①盞、點茶,下篇論茶器、茶焙、茶籠、砧椎、茶鈐、茶碾、茶羅、茶盞、茶匙、湯瓶。《茶錄》奠定了點茶茶藝的基礎(chǔ)。十二世紀(jì)初,宋徽宗趙佶著《大觀茶論》二十篇:地產(chǎn)、天時、采擇、蒸壓、制造、鑒辨、白茶、羅碾、盞、筅、[缶并]、杓、水、點、味、香、色、藏焙、品名、包焙。點茶道蘊釀于唐末五代,至北宋后期而成熟。
①:左旁"火";右旁:上三個"力",下"月"。(下同)
(一)點茶道茶藝
點茶道茶藝包括備器、選水、取火、候湯、習(xí)茶五大環(huán)節(jié)。
1.備器
《茶錄》、《茶論》、《茶譜》等書對點茶用器都有記錄。宋元之際的審安老人作《茶具圖贊》,對點茶道主要的十二件茶器列出名、字、號,并附圖及贊。歸納起來點茶道的主要茶器有:茶爐、湯瓶、砧椎、茶鈐、茶碾、茶磨、茶羅、茶匙、茶筅、茶盞等。
2.選水
宋代選水承繼唐人觀點,以山水上、江水中、井水下。但《大觀茶論》"水"篇卻認為"水以清輕甘潔為美,輕甘乃水之自然,獨為難得。古人品水,雖日中泠、惠山為上,然人相去之遠近,似不常得,但當(dāng)取山泉之清潔者。其次,則井水之常汲者為可用。若江河之水,則魚鱉之腥、泥濘之汗,雖輕甘無取。"宋徽宗主張水以清輕甘活好,以山水、井水為用,反對用江河水。
3.取火
宋代取火基本同于唐人。
4.候湯
蔡襄《茶錄》"候湯"條載:"候湯最難,未熟則沫浮,過熟則茶沉。前世謂之蟹眼者,過熟湯也。沉瓶中煮之不可辨,故曰候湯最難。"蔡襄認為蟹眼湯已是過熟,且煮水用湯瓶,氣泡難辨,故候湯最難。趙佶《大觀茶論》"水"條記:"凡用湯以魚目蟹眼連繹進躍為度,過老則以少新水投之,就火頃刻而后用。"
趙佶認為水燒至魚目蟹眼連繹進躍為度。蔡襄認為蟹眼已過熟,而趙佶認為魚目蟹眼連繹進躍為度。湯的老嫩視茶而論,茶嫩則以蔡說為是,茶老則以趙說為是。
5.習(xí)茶
點茶道習(xí)茶程序主要有:藏茶、洗茶、炙茶、碾茶、磨茶、羅茶、①盞、點茶(調(diào)膏、擊拂)、品茶等。
(二)茶禮
朱權(quán)《茶譜》載:"童子捧獻于前,主起舉甌奉客日:為君以瀉清臆??推鸾?,舉甌日:非此不足以破孤悶。乃復(fù)坐。飲畢,童子接甌而退。話久情長,禮陳再三。"朱權(quán)點茶道注重主、客間的端、接、飲、敘禮儀,且禮陳再三,頗為嚴(yán)肅。
(三)茶境
點茶道對飲茶環(huán)境的選擇與煎茶道相同,大致要求自然、幽靜、清靜。令詩有"果肯同嘗竹林下",蘇軾詩有"一甌林下記相逢",陸游詩有"自挈風(fēng)爐竹下來","旋置風(fēng)爐清樾下。"朱權(quán)《茶譜》則記:"或會于泉石之間,或處于松竹之下,或?qū)︷┰虑屣L(fēng),或坐明窗靜牖。"
(四)修道
《大觀茶論》載:"至若茶之有物,擅甌閩之秀氣,鐘山川之靈稟。祛襟滌滯、致清導(dǎo)和,則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:沖淡閑潔、韻高致靜,則百遑遽之時可得而好尚之。""縉紳之士,韋布之流,沐浴膏澤,薰陶德化,盛以雅尚相推,從事茗飲。"茶,祛襟滌滯,致清導(dǎo)和,沖淡閑潔,韻高致靜,士庶率以薰陶德化。
審安老人作《茶具圖贊》列"茶具十二先生姓名字號",附圖及贊語。以朝迕職官命名茶縣,賦予了茶具的文化內(nèi)涵,而贊語更反映出儒、道兩家待人接物、為人處世之理。
朱權(quán)《茶譜》序日:"予嘗舉白眼而望青天,汲清泉而烹活火。自謂與天語以擴心志之大,符水火以副內(nèi)煉之功。得非游心于茶灶,又將有裨于修養(yǎng)之道矣,其惟清哉!"又日:"茶之為物,可以助詩興而云頓色,可以伏睡魔而天地忘形,可以倍清淡而萬象驚寒?!伺c客清談款話,探虛玄而參造化,清心神而出塵表?!R仝吃七碗,老蘇不禁三碗,予以一甌,足可通仙靈矣。"活火烹清泉,以副內(nèi)煉之功。助詩興,倍清淡。探虛玄大道,參天地造化,清心出塵,一甌通仙。
趙佶、朱權(quán)貴為帝王,親撰茶書,倡導(dǎo)茶道。宋明茶人進一步完善了唐代茶人的飲茶修道思想,賦予了茶清、和、淡、潔、韻、靜的品性。
綜上所述,點茶道蘊釀于唐末五代,至十一世紀(jì)中葉[北宋]時期發(fā)展成熟。點茶道鼎盛于北宋后期至明代前期,亡于[明代]后期,歷時約六百年。